最美的课程在路上。每个主题的研学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一本行走的书”。
四年级国际班第四个主题的研学地点是北京市颐和园。颐和园尽管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曾经沧海桑田,但是春天的它仍如美少女一样,花枝招展,风姿摇曳。在四年级孩子们的眼里,颐和园又是什么样的呢?在我们的研学“后时代”--最美颐和园的研学汇报中,孩子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研学汇报在学生的研学视频中拉开了帷幕。当学生看到视频中的自己时,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害羞的低下了头,还有的捂起了自己的脸—被自己的搞怪的样子“惊悚”了。
第一环节是“最美图片故事”。孩子把IPAD拍下的最美照片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娓娓道道来图片后的故事。“颐和园之戏楼”、“颐和园之长廊”、“颐和园之昆明湖”、“颐和园之佛香阁”、“颐和园之仁寿殿”,尽管选择的景点不同,照的图片角度不同,但是每个同学都能透过图片找到曾经的历史,让其它学生仿佛看到几百年前的人或事。更可喜的是,每班同学讲解后都设计了“现场互动”的环节,要么给图片,让学生猜测补充,要么就是对自己的讲述进行现场的检验,对于答对的学生还有“奖励”。这种互动的小环节,增加了其它同学的参与度,也提高了现场听讲的质量。
第二环节是“晒晒颐和园的账单”。在此次研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每个孩子都带了50元钱,可以进行买卖。这是学生第一次在研学中可自由花钱,学生很兴奋。我们看看他们都买了什么呢?大约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颐和园特色产品如纪念币、扇子、地图、簪子、镜子、小包、手镯等;一类是吃的如饮料、雪糕、香肠等。特色产品有很多同学是给家人或自己买的,给自己买的手镯,给妈妈买的镜子,给妹妹买的簪子……。吃的主要是因为口渴或者是馋的。100%的同学都花了钱,95%的同学钱还有剩余,5%的同学钱花多了,借了其它同学的钱。最难得是,同学在花钱的过程中,还体验了讨价还价。四5班的覃千苡是这样分享的:在第一个商店,我看上了一个竹简。“多少钱?”我问阿姨。“25¥!!!”“那么贵!”我尝试着讨价还价。“15¥?20¥?”阿姨凶巴巴地大吼:“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爱买不买!我们不强买强卖!!!”我灰溜溜地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