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走在设计的路上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十一章设计过程有感

2019-10-21

7851

最近和老师们一起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对第十一章设计过程尤其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设计过程分为三步:入门、修订和调整。

Ø 入门:

所谓入门,其实就是怎样开始去设计。我们有6个常见的切入点去帮助我们开始设计:

1. 我们的设计可以从一次喜欢的活动开始,比如一年级的小豆包们对校园充满好奇,可以从参观校园的活动开始设计;低段的孩子们喜欢唱跳,那么可以从相关主题的歌曲开始设计,等等。2. 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开始,比如在学习“消费”这一主题时,模拟超市的买卖活动,就是一个设计的切入点。3. 还可以从一项技能开始:比如在“安全”主题的学习中,掌握拨打紧急情况时的求救电话这一技能,也可以作为设计的入门。 4. 此外还可以从内容的标准开始、从关键的评估开始、从已有的单元开始。不管从哪个点切入,都可以把我们带入设计的大门,开始我们的设计之旅。

Ø 修订:

初步设计完成之后,我们是不是就应该走进课堂,按照设计好的教案开始上课了呢?本章的开头举了个例子:“建筑师会耐心的设计,建造者有临场发挥的智慧。但是,临场发挥并不能代替设计。设计的目标是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临场发挥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工作的进度。”

同样地道理,我们可以用最初的设计走近课堂,维持着我们工作的进度,但我们的目标不止于此,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想要通过针对学生量体裁衣的设计为孩子们提供基于标准、基于理解的课堂。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学情,反复思考,不断变换设计角度,对设计进行修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所提供的UbD框架就既可以用来做全新的设计,也可以用来改进已有的设计。我们可以通过UbD逆向设计表格来检查我们的设计,并进行修订,确保得到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下图是一个修订前的设计简案。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学习做家务的一些英文表达方法。左侧的一列是整体的单元设计;右边具体的设计思路和我们的逆向思维逻辑一致,由目标来决定评估方式,再来决定活动内容。比如在目标一栏中,孩子将会掌握列出的几种家务的表达方法;在评估方式一栏中,将会用游戏或者填空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这些目标和方法,停留在了语言学习的表面,没有运用到生活中。

然后,我把已有的设计填入了UbD表格当中。有的格子里的内容有缺失,我用红色字体进行了添加。添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基本问题、表现性任务和学习活动者三个模块。首先,基本问题的设置,使我更全面的思考并列出关于本单元的一些更有深度、并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比如小学生平时应不应该做家务?做家务有哪些利弊?从而引导孩子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帮助孩子们去领会并理解本单元的核心内容,而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的学习。与此同时,帮助孩子们树立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其次,在表现性任务一栏中,我也进行了填充。其中一项任务是在家做家务,边做边用英文说出他正在做的事,并录下来做成视频。这个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给语言的使用提供了情景,增加了语言产出的有效性,提升了孩子们的语用能力。第三,在基本问题和表现性任务的补充后,对学习活动的设计也相应的做了修改和添加。比如增加了录视频的活动;增加了做家务利弊分析的小组讨论和小型辩论赛等等。

Ø 调整:

修订完成后,将走向设计过程的第三步:调整。

那么,调整和修订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修订,指的是在最初的设计完成之后,还未上课之前,基于学生的学情,寻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来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思考与修订。而调整,则更加侧重于上课之后,根据课后得到的来自同事或专家以及学生的反馈,再进行修改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调整。

调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我们可以从评价中获取反馈,在研究和实践的各个阶段,我们都需要从自评、互评、专家评价中获取反馈;另一种是通过学生和自己的观察来知晓哪些起作用,哪些不起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反馈表来获取学生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询问哪些活动对学习知识和技能起了作用,而不是最喜欢哪个活动。同时,鼓励老师们持续的征求反馈。通过反馈内容与观察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才算做到WHERETO中的量体裁衣。

Ø 设计过程循环图。

我们根据逆向设计的逻辑和标准来进行检测并修改设计,修订后在课堂中实践,然后通过观察学生以及自我评价、同事互评、专家评价来进行进一步调整。这个循环图,就是设计的过程。

图6 教学设计循环图.png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把UbD模版当成只需要一次性填写完成的表格,那很可能会产生糟糕的设计,因为您没有将修订和调整的过程包含到设计之中。因此,为确保得到高质量的设计方案,这一路上,我们需要反复修订和调整,这样我们才能在设计过程的路上,不断前行!才能打造出,让每一位孩子受益的课堂!(马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