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之外,其他一切均已发生改变”——爱因斯坦
近期偶然读到了这本书,在读到标题的时候自己也有一丝窃喜,终日为学生的教育而忧心,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方式,期待从本书中找到对应的良药。而其中作者笔下呈现出的教学视野也是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读下来也感触很深。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大势所趋,各国在进行教育改革包括中国,都在转变思维方式了,适合教育从业者看。教育思维的转变是趋势,不想被前浪拍到沙滩上,那就只能迎难而上,道阻且长。
本书最初是为美国教育出谋划策的,因此本书的写作视角是站在美国的角度,但是由于本书探究的是世界最好的教育,各国教育工作者阅读本书都会获益。本书借助PISA的测试结果,首先揭露了美国K12教育极其失败的现状——人均教育投入世界第二,成果却是中游,发达国家垫底。而后分析了K12教育杰出的新加坡、加拿大、芬兰、中国的实例,并介绍了澳大利亚教改。进而分析了成功的教育体系需要具备的要素,另外作者还提到这些因素单独使用都无法带来卓越的教育,需要整合使用。而后作者探究了她认为最重要的“教师”因素。结合他国的优秀教育实践以及“未来人才”,作者认为未来美国教育需要培养四大技能——科技素质、环境意识、全球知识、创造力。最后作者认为善用科技和增进各国教育机构、工作者的交流是未来要做的事。这些从宏观指导的角度给我的思想进行了开拓,让我也不禁思考自己作为“教师”的因素是不是能够给孩子带来相关的知识与节能。而这本书也让我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想一想20年后的教育会在哪些地方进行改革呢?习大大讲到的“让教师称为另人羡慕的职业”,对未来的老师又会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本书中就提到了8个方面。
1.长远规划和领导能力。对于生活在2030年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教育素养这一问题,你所在的地区是如何认为的?关于哪些知识技能最为重要这一问题,你们能否在学生、家长、教师、商业代表、社区机构等群体之间达成一致,并在不同群体之间建立持续的合作关系,以监管新的教育策略的实施?
2.雄心勃勃的课程标准。为了使所有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都达到较高的课程标准,你能否创建一个关于课程、课程教学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的执行计划呢?
3.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你所在地区成绩水平低的学生在PISA的自然科学学科评估中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关于进行课堂干预、改变学校结构、设置多样化毕业路径、校外支持、教师职业发展及把成绩水平低的学校作为资源支持的目标,你所在的地区应该进行哪些工作以设置一种高底线的学生成绩?
4.高素质的教师和领导队伍。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领导能力以应对最新的挑战,你所在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5.教育体系的持续性和协调性。教育高绩效的国家,其学生成绩表现突出,这是因为教育体系的每个部分都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教育目标。而在很多国家,教育体系的代表性特征就是国家、州、省或地区所设立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之间的执行鸿沟。对此,你所在的地区应该作出哪些改变,以消除造成“执行鸿沟”或“执行阻碍”的因素?
6.学校管理与责任制度。将你所规划的愿景、所制定的课程标准作为你所在地区学校的5年期目标。在你所设计的教学体系中,需要怎样的教师、怎样的知识和信息分享机制,以进行必要的教师职业素养建设,从而实现你设立的教学目标?等等。
7.学习参与度与学习动力。你的学生研究和学习的动力如何?你能否确定哪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不愿参与学习活动?学习动力不足的成因可能是学习内容不具有足够的挑战性,或者他们的学业落后于别人。你能否参考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学实践,为每个学生制订一个成功的发展计划呢?
8.教育的全球导向与未来导向。世界各地正在发生剧变,学校也不能一成不变。回顾这些优秀国家为使本国教育实践不落后于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教育实践、并与不断提高的世界教育标准保持一致而做出的努力,讨论如何在你的学校中建立全球视野。
这八个方面,从纵横两个角度概括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老师也更让我关注到了教育的全局发展。正是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开阔我们的思维,更深入地去思考教育的特质。特别是其中关于学生需要具备的全球胜任力那一章读起来还是非常带感,我们最重要地职责不就是让学生有能力应对未来无法预测的世界吗?这也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之所在,最后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个比较有世界格局的老师,成长为更加成熟的教师。(一年级组 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