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生命的拐弯遇见全人之美 ——读《种下一间教室》感悟

2018-05-18

7056

        清新的封面,简洁的画风。当朋友将这本《种下一间教室》送到我手边的时候,这就是它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封面上的几句简单介绍,我提取到了一些关键词——“文艺范女教师”、“内蒙古大草原”、“教育的奇迹”,于是,我便预测了这本书可能描写的是一位具有文艺气质的美女教师在内蒙古偏僻的乡村支教,用心付出谱写的一曲教育赞歌吧!

        终于,在这次去杭州出差时我带上了这本书,直到回程的列车上才得空翻开它。也渐渐了解了书中人物的故事——

        女教师名叫“桃夭”,不是支教,而是跟随丈夫工作调动来到内蒙古草原。并不是用生命去唱响教育赞歌,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平常的教育。叙事的方式将五年间的一个个学生、家长、师生故事像拉家常一样叙述出来,让读者看到一位用五年时间守护一间教室、用心践行全人教育的基层教师。

        在故事中,你能清晰地看到那些孩子的成长,和桃夭一天一天的付出。那是一些家庭教育特别缺乏的孩子,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认知上存在障碍,有多半孩子的家庭不幸福,孩子们平时住在学校,周末回家;有少部分孩子周末需要来学校补课,也便跟着桃夭,和她、和她的孩子一起,吃和住。和我们一样,桃夭老师也会遇到学生之间的矛盾,家长之间的纠纷,但是她仍然会利用暑假和寒假期间,接收不少孩子来学校补课,做到很多老师做不到的事情。

        课程方面,除了大量地晨诵诗歌,还要不断地补充学习各种课程:泰戈尔、儒家课程、世说新语,还有吉它的学习、小桥音乐会的演出、童话剧的排演,等等。这些工作占据了桃夭的整个生活。但也因为这些美好事物的引入,使得草原上那些皮肤黝黑的孩子,最终长成了优雅端庄大方的人。每个人都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每个孩子都绽放出了他自身的光彩。这份褪变背后,是桃夭特别辛苦的付出,和特别用心的引导。

        读完这本书,除了感动于一位教师的伟大教育情怀,敬佩于桃夭老师为学生无私付出的教育行为,更是在书中产生了很多的共鸣。桃夭老师在这本书中写的教育故事可能和我们不一样,学生和我们的不一样,但是理念却和我们相似。我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我们从四年前开始实施“全课程”即全人教育探索研究,走到现在越来越坚信这种教育才是具有塑造孩子的力量。桃夭老师可以把草原上那一群家庭并不富裕,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孩子改变成为谈吐优雅、下笔有神的人,我们身处现在优越的环境更是能为学生的发展插上成长的发动机。

        桃夭老师种下了一间教室,成为内蒙古大地上的教育奇迹。而我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也正在种下这样的一间间教室,努力创造中国教育改革道路上的更多奇迹!(五年级组 杨斓)

W020180308637965805027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