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玩转室外空间,超松弛的教育理念

2024-11-07

5788

晚秋时节,当我们漫步在校园,期待抓住这抹金黄的尾巴。会发现校园里除了暖调的氛围、浓郁秋意,还有这样生机盎然的景象:《百米绘长卷》《共绘神仙谱》,孩子们席地而坐,将一张画纸尽情铺散开来,融入在自然空间之中。校园变身成为他们的艺术栖息地,开放式学习空间的概念在此刻得到最具像化的体现,而他们的灵感、思想、创意、成长都在这自然之中释放与升华着。



《百米绘长卷》《共绘神仙谱》,是由小学部视艺组主导策划的两场活动,但在这背后却融合了更多学科组的劳动与智慧结晶。

《百米绘长卷》作为美术与思政、心理课程的一种融合,与之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孩子们以校园生活为灵感,从“校园里的我”出发作为思考角度,从而还原自我在校园里更真实的面貌。


绘画相比当众表达或正式写作是一种更含蓄内敛与直观的方式,每个孩子都能无所畏惧、毫无保留地落笔,表露心声。艺术作品作为桥梁,也更能激发孩子间的分享欲,让彼此拉近距离、更加熟悉,同时观摩也是一种学习,不光是艺术上的熏陶,也能借他人的视角发现对校园的热爱与憧憬



《共绘神仙谱》则是以语文学科中孩子们共读一本书为触发点,将语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带动理性的文学思维与天马行空的创意的碰撞


学期初,孩子们开始了《中国神话故事》的阅读,由于担心书目枯燥且有些内容较难理解透彻,因此在早先的学习任务设计中就考虑到“语美融合”这一方式,把美术当成“阅读课题”中的一环。孩子们在前期阅读中需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记下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神仙人物及有关特征细节的人物标签。然后在绘制“神仙谱”的活动当天,在画布上张贴并补充渲染、装饰自己选择的神仙人物,下方则为他附上人物介绍,这既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又促进彼此间互助学习,增进了对文学作品的整体理解。

不难看出,在我们的校园,跨学科融合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外,变为了一种长线的教育生态……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跨学科融合的魅力,看到了用想象力与创造力助力教育,营造氛围的潜质,更看到了我们在教育理念上的创新与留白。


中国教育报上曾发布过一篇文章,它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应该适度的让孩子浪费时间”。因为在此过程中,他们自主自愿的行事动机会大幅增加,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而后开启“自我认知”“自我塑造”的过程,能更有助于自律及其他品质的养成。


实际上这一观点,与我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孩子处于生长过程中,一切还未形成定式,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并不是最适合的方式。我们的老师经常会思考教育的留白能带给孩子什么?以及如何能最有效的做到教育留白?


因此,各类形式的课堂尝试与花样活动应运而生:从音乐剧表演赋予“小演员们”演绎自由,帮助他们释放天性、自编自演,展现声、台、艺、体的天赋技能;到“世纪好声音”演出,允许孩子们灵活选曲,自由选取搭档,多元方式结合;以及近期初中部成功举办的歌谣节、全校规模的跳蚤市场……这些都不难让我们发现:适度的放手,可以教给孩子自律、规划、畅想、自主。


打破教室的壁垒,玩转室外空间,这是一种适宜于孩子的松弛感教学,更是在他们人生道路上利于人格塑造与行为养成的重要方法论。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玩转课堂、玩转室外空间,寓教于乐,享受最具松弛感的校园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