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曾经说过“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这段话阐述了“问题”对于创新的作用,又说明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应是学习的重要部分。美国当代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加厚重、灵动,充满思维的碰撞。本周八里庄学区数学教研基地的活动就呈现了一场思维碰撞的盛宴,快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亲身体验此次活动的前方老师的实况转播吧。
人大附小的六年级学生基于水结冰这一实验,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诸如“水结冰前后,体积变化多少”、 “水结冰体积为什么会变大” 、“水结冰时,盖上盖子与否有区别吗” 、“水结冰体积变化和瓶子的材质有关系吗”等数学和科学问题。课堂上老师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水结冰后,体积增加了水的几分之几”——开展了一堂《分数混合运算》的研究课。整堂课围绕这一问题,学生们采用画图、列式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一位学生都专注倾听他人的分享,并主动质疑,在与同伴的对话交流和多角度的辩论中,不断深入思考。在解决这一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深度卷入和持续参与,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积累了经验,更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勇敢质疑、乐于分享的良好品格。
接下来人大附小的赵娣老师分享了她们在“让问题引领儿童学习”的这条道路上的探索。首先,营造良好的环境是让儿童产生问题的关键,对于儿童提出的问题老师不作第一评判人,应给予更多的鼓励,鼓励课堂充满“掌声”、“笑声”、“质疑声”和“辩论声”。其次,创设丰富而有价值的情境是基础,让儿童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充分体会,才有可能实现思维和情感的深入参与,生成问题的空间。再者,对于儿童的问题,老师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回应,帮助拉长儿童思考的时间。最后,在总结反思中建立内容之间的联系,还可能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的学习。
总之,我们需要倾听、鼓励和引导,用心呵护儿童提问的天性,促使儿童“敢问——会问——爱问”,让儿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让问题引领儿童学习的道路上,作为老师我们任重道远仍需上下求索。(数学组 袁琳 赵晓丽 )
问题引领的学习模型
什么是问题
课堂里的思维碰撞
鼓励提问的策略
好书推荐——《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