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世界学者杯(WSC)活动中,我校高中学生闵耀扬、袁诚翌、刘镇洲凭借区域轮赛的出色表现,受邀参加在耶鲁大学举办的耶鲁冠军赛,经过激励角逐,三位同学取得了优异成绩:
闵耀扬同学获得:学科高分奖 Challenge Subject Awards:
知识挑战历史学科高分奖 (金牌,该类别奖项排名第一)
知识挑战科学学科高分奖 (银牌,该类别奖项排名第一)
袁诚翌、刘镇洲同学获得:阿西莫夫奖Asimov Award
晋级“世界学者杯”耶鲁冠军赛
“世界学者杯”面向8-18岁学生,参与者来自全球70+国家、140+城市。从140+区域轮、6场全球轮中脱颖而出,我校三位同学能晋级耶鲁冠军赛,与来自世界各地(英语母语者约半数)的2500名选手同台PK,实属不易!
袁诚翌(左一)、闵耀扬(中)、刘镇洲(右一)在耶鲁大学Shubert Theatre参加“学者杯”开幕式
“世界学者杯”的理念与学术水平得到耶鲁大学的官方认可,耶鲁大学也成为了每年冠军轮的官方承办单位。在世界学者杯每年当中最重要的盛典——耶鲁冠军赛中,年轻“学者”们将可以跟实力强劲、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进行比拼和相互学习,也有机会直面耶鲁大学师生团队,与他们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
耶鲁大学Woolsey Hall,学者杯经典环节——头顶羊驼
学术挑战,拓展知识面
“世界学者杯”是对参与者学术素养和知识面的一次挑战,比赛活动涵盖科学&科技 Science & Technology、社会学 Social Studies、历史 History、艺术&音乐 Art & Music、文学&媒介 Literature & Media、通识 Special Area六大领域。
袁诚翌对Special Area通识领域的印象最为深刻,“今年特别强调了通识领域,会有一些令人脑洞大开的命题,激发你去对现实某个已经被定义的事物,加入自己的思想,去重新建构对世界的认知。”
世界学者杯耶鲁冠军赛开幕式
正如创始人兼学术指挥官Daniel Berdichevsky所说,“希望我们的‘学者们’在进入大学选择一门专业之前,能从更多角度和层面提升学术素养。”
“世界学者杯”每年会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跨学科、主题性探究式等独特的学习方式,展开对六大学科领域的深度探究与竞技,从而启发选手们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国际沟通、创新与思辨等核心素养,成就未来学者与领袖。
2024 年,耶鲁冠军赛的学术主题是“重设当下 Reimagining the Present”,贯穿于耶鲁冠军赛的四大核心学术环节——团队竞答、协同创作、知识挑战、团队辩论。
团队竞答 Scholar's Bowl
所有团队齐聚于主会场。团队成员间进行讨论,共同完成一系列富有挑战的题目,每道题 15 秒左右的答题时间,题目灵活,涉及范围很广。刘镇洲分享到:“对学者杯感兴趣的同学真的需要平时涉猎广泛,因为竞答考察的知识面真的很广。在耶鲁冠军赛中,我们见识到一些国外的同龄人,从他们的答题速度和状态可以看出,他们绝不只是应付一场冠军赛,他们对擅长的领域有真正的热爱和很深的积淀,才能有那样快速和出色的反应。”
在耶鲁大学Woolsey Hall参加团队竞答
协同创作 Collaborative Writing
每个团队都会有 6 个题目备选,每个题目涉及六大领域之一,团队成员必须选择不同的题目进行写作。最后,每个同学选择一个题目阐述自己的观点。成员间会进行写作前的讨论和知识交流, 然后独立创作,之后会进行互改和回顾。
袁诚翌选择了一个社会学话题——如果未来五年,人类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人口互换,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创作字数不受限制,文体形式不受限制。但这个环节对平时阅读量的积累提出了挑战,平时多阅读,才能在相关话题的写作上有高质量的输出。”袁诚翌总结到。
团队辩论 Team Debate
即使你是第一次参与辩论,这个环节的设置和评分方式也都非常友好。每个团队都会有 3 轮的辩论机会,辩论之前,团队有 15 分钟的组内调研、讨论时间,每个组的每位辩手依次有长达4分钟的发言时间。特别的是,每轮辩论结束之后,正反两方都要给对手提出可以帮助他们在下一次辩论中提升的反馈。
在这个环节中,闵耀扬、袁诚翌、刘镇洲分别与来自东非、日本和美国的团队过招,适应了来自世界各地辩友“五花八门”的英语口音,也努力尝试着用英语表达自我、说服对方。“我们辩论了三个命题——你是否认同为下一年做规划?你觉得应该与亲人共享记忆吗?我们应不应该把电影改编成小说?在这个环节,我们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听懂不同的英语口音。”刘镇洲笑着回忆到,“另外,辩论环节也是对团队协作的一次考验,辩论前的讨论和辩论中的相互支持都需要每个队员贡献想法,求同存异。”
学者知识挑战 Scholar's Challenge
这个环节为个人环节,全部题目为选择题,涉及六大领域。组织方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让“学者”们认识到未来成功的学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多项技能来成就创新。
闵耀扬同学在此环节获得“学科高分奖” 金牌、银牌,他分享到:“这次能取得好成绩得益于平时的积累。我虽然对历史了解不多,但读的名著并不少,其中很多都是以欧洲中世纪时期为背景的,我也会主动拓展了解一下那个时期的重要事件,这些点滴积累在我答题的时候的确帮了我很多。”
文化交流,促进理解和包容
对闵耀扬、袁诚翌、刘镇洲来说,参与耶鲁全球冠军赛不仅是一次知识的PK之旅,也是一次跨文化交流的新体验。
紧张的学术挑战之余,他们也随组织方参观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零距离感受了世界顶级学府的校园环境和周边文化。
参观哈佛大学校园
参观麻省理工学院校园
他们在city walk中感受着不同的文化碰撞、交融。闵耀扬分享到:“我们感受了当地社区轻松悠闲的氛围,每家自建的庭院零零散散分布在街道的四周,十分令人难忘。在耶鲁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很多印第安土著工具、雕塑,以及祭祀用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拍摄到波士顿港口的海鸥
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大厅
“文化村”是全球赛中备受同学们欢迎的活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展台的“青年学者”们在文化村舞台上展现自己区域独特的文化,参与者通过活动提升了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养成尊重各地独特文化的意识。
学者才艺展示
祝贺闵耀扬、袁诚翌、刘镇洲三位同学在“世界学者杯”耶鲁冠军赛取得好成绩,愿更多“年轻的学者们”能通过活动找到学习的乐趣,从更多角度和层面提升学术素养。